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管理  >  培养基地  >  正文

第146期名家会客厅:国学内涵及百年演变

作者:研究生创新基地 发布时间:2014-03-14 浏览量: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即国学热。各类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各种品说古人的节目连续热播,各地民俗文化节开展得如火如荼,可见人们对国学的热爱。然而,何为“国学”?国学的内涵与价值何在?国学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又是如何演变的?唯有真正深入认识和了解,才能明白国学的真谛!

2014312日晚700,第146期名家会客厅在研究生院308会议厅开讲,来自西南大学的刘明华教授作了题为《国学内涵及百年演变》的讲座。刘明华教授带领我们感悟了国学的深刻内涵,丰富的核心内容,强大的精神力量及百年国学的消长,让我们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对国学的热爱也更为理性。

追根溯源:国学内涵的多元性

讲座伊始,刘明华教授首先为我们梳理了国学的概念,介绍了“国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思想。“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周礼》一书,这里的“国学”是指官方的教育机构,与汉代的“太学”相当。1887年,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发表,为区别于日本的文化而提出“国学”,强调国家的维度,是为“中学”而非他国之学。上世纪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始瓦解,由于西方学术的大量涌入,一些中国学者重提“国学”,开始研究与西学相对的中国本土的传统学术,包括哲学、史学、文学。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汇集了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格等中国古典学术大师。1929年,这一机构解散,不过,“国学”的学术涵义一直沿用至今。由以上历史,我们知道“国学”的概念是变化的,是动态的;而“国学”的内容也是丰富的,多元的。狭义的“国学”是指经、史、子、集四部国学经典,其内容涵盖今天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广义的“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象、术数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当然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

百年浮沉:历史演变的曲折性

接着,刘明华教授为我们讲解了百年国学的消长与文化的关系。所谓百年即是从辛亥革命之前国学开始讲起,这时期的国学以康、梁为代表的旧儒学。随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冲击了本土传统文化,以吴宓等为代表提出了“昌明国粹,融合新知”的思想,开创了现代新儒学。20世纪30年代,“国学”开始现代化,以胡适为主要代表。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一股“文化热”至今。期间,刘教授以妙趣横生的讲谈为我们讲述了梁漱溟、陈寅格、吴宓等一批国学大师的典型事迹。他们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刚正不阿,“富贵不能淫”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人格塑造的伟大力量。有句话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有亡种的危险,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虽然也遭受外族入侵,但是却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的原因吧!

永垂不朽:一国之学,全民之魂

从刘教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国学”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一种源于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大地和天空。

讲座已至尾声,刘明华教授为大家推荐了5本国学经典:论孟、老庄、佛学等。愿广大热爱国学的同学们,在植树节的今天,也在心中播下“国学”的种子,做一名真正的“国学”爱好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2014年3月14日

附件: 无